• 电话:0571-56700255
  • 0571-56700299
  • 传真:0571-56700255
  • 邮箱:hzyzpc@126.com
  • 地址:行政楼305-307室

你问我答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你问我答 > 正文

督导工作·你问我答(八)

作者: 来源: 时间:2020-01-16 点击量:

问:校级督导员队伍建设有怎样的价值取向?如何成为一名校级督导员?

答:公正、信任、分享、反思,是我校督导员队伍共享的理念,我们欢迎对此具有高度价值认同的高级职称教师加入督导员队伍。督导工作建立在教师信任基础上,这种信任不是来自督导员身份,而是来自督导员公道正派、教书育人的口碑和教学反思能力;不是基于情绪好恶,而是基于原则和理性。我们倡导督导员以仁者无忧的情怀发扬批评精神和分享精神,通过诚恳交流与平等对话营造尊重教师的环境,促进双方共同反思,共同提高,实现从经验型向反思型的迈进。

督导队伍的建设方向是教师学习共同体。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升和教学创新,需要依托教师共同体的建设,督导员在其中可以发挥凝聚者的作用。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人们对学习本质的认识,学习型组织建设在理论和实践上得到极大的发展,在教师发展领域,植根于真实教学情境的“教师学习”概念正逐步取代自外而内的“教师培训”概念,教学“实践与反思”取代教学“知识与技能”的培训。教师共同体的建设,就是通过合作对话与分享性活动,培育教师发展的文化土壤和自主动力,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师学习共同体具有有机性组织的特点。它尊重教师的主体性、自主性和创造性,而不是把教师作为科层制下的管理客体;突出教育初心与使命意识,以系统性和全局性思维超越机械性的功能单元划分;注重合作与分享,参与者都是贡献者与受益者,以群体共享代替本位主义竞争文化和个体封闭文化;以平等交流与对话协作、以相互的感染与共鸣代替命令与规训,实现教师经验与反思交互促进、教学显性知识与隐形知识交互递进,教师的知识建构、意义生成和身份认同交互共生。

我们身边有许多督导员与教师互动的故事,平实而闪光,彰显了“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人的本质是人的真正的共同体”(马克思语),共同体的演变过程是与人的本质的实现以及人的自我实现联系在一起的。教师学习共同体寄托着教师的初心、情怀和公共精神,它的反思文化与工具理性文化形成一种张力,共同推进学校文化从理念走向现实,在现实中实现超越,为树立正确的尊重教师观念、克服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小圈子文化呈现正本清源的价值坐标。

督导员选聘能否做到选贤举能,能否克服官僚主义,事关督导工作的根基,也事关学校教师学习共同体的建设。各教学单位有责任对照《督导工作条例》推荐恰当的督导员人选。事实上,各二级学院对于推荐校级督导员大都抱有极大的热情,努力推荐教学能力强、有群众威望的教师参与,以利于把其它学院的优秀经验带回本专业、本学院,有的二级学院领导还为校级督导员数量不足而感到不安,这些都是合乎情理的正常表现。

督导员的大门是开放的,选聘主要依据是一贯的教学能力和群众口碑。有参与热情且合乎条件的教师,也可直接向质评处申请。这是教师参与教学分享活动的学术权利,也是参与精神和使命意识的体现。各二级学院应当支持教师申请,这既是对教师权利的尊重,也是教学管理权力行使的合规性要求,更是体现知识型组织管理的基本常识。

 

上一条:督导工作•你问我答(九) 下一条:督导工作·你问我答(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