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电话:0571-56700255
  • 0571-56700299
  • 传真:0571-56700255
  • 邮箱:hzyzpc@126.com
  • 地址:行政楼305-307室

交流论坛 当前位置: 本站首页 > 交流论坛 > 正文

《在线教学系列案例分享》卷首语

作者:沈海娟 来源: 时间:2020-05-06 点击量:

《在线教学系列案例分享》卷首语

 

猝不及防的疫情,使得学校把课堂从教室搬到了网络空间,给老师们带来了新的挑战。教学媒介、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三者是共生关系,教学媒介从线下转变到线上,必然要求教师重组教学内容、重构教学设计,其中的付出和收获老师们甘苦自知。但同时,这也是学校推进“互联网+教学”改革的契机,加速了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进程。线上教学的关键是要从“以教为主”转向关注“学习成效”为主,近年来我校持续开展基于OBE的有效课堂建设与认证,为以任务、问题为导向的线上教学奠定了基础。开展线上教学不仅是一次教师教学方式的变革,更是一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如何建设教学资源,发挥导学功能;如何设计教学交互,实现课堂“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如何通过分享与协作,营造学习社区激发学习动机;如何利用线上优势,把握学习效果,我校的老师们各显神通,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

 

本系列案例的来源,前期主要由各二级学院(部)推荐,同时我们号召督导员勇于接受推荐,后期在听课覆盖全校各专业的同时,优先遴选了部分校级在线课程,由校督导员根据听课情况,发掘优秀的或有在线教学特色的案例。一篇案例分享,既需要有精心设计的课堂,也需要有阐述观念的评课。两者合力,才有高质量的案例。

 

在此要向接受推荐勇于分享的老师表示感谢,特别是在开展在线听课的早期,许多资深教师积极响应,愿意把自己极短时间内的探索贡献出来,愿意为校园的学习氛围、为鼓舞仓促间上线的教师士气贡献一份力。这样的分享,没有利益驱动,没有精致权衡,仅仅是分享,仅仅因为教育是一项分享的事业!同时,也要向撰写案例的督导员表示感谢,他们很快地抓住了线上教学的规律,在评课中透出其鲜明的教学观念和对线上评课标准的准确把握,并诚恳地给出中肯的建议。

 

案例的撰写,主要是根据评课意见,这是一种反馈。经过探索,督导员在撰写过程中增加了交流环节,被听课教师的课程设计理念、教学设计方法也得到了充分表达,这是一种互动交流。在个别案例撰写过程中,被听课教师对评课意见表达了不同的观点,则是一种教学对话,其目的不在于说服,而是通过肯定与否定、阐述与回应,促进教学反思,促进各自发展和完善自己的观点。这样的观点碰撞,无疑更能引人思考,是评课过程中精彩的一刻。可以说,短暂的在线教学案例分享过程,浓缩了我们督导评课从反馈到交流到对话的努力方向,贯彻了“以导为主”的督导原则,体现了督导团队对“公正、信任、分享、反思”理念的价值认同。

 

系列分享中有一篇教学反思,则是一位年轻教师交流其成长过程,供教师撰写课程诊改反思参考。从中我们看到了学习型组织建设在教师成长中作用,几年来,在督导员开展深度交流的近五十名教师中,有许多教师在本院和本专业的支持下都发生了质的提升,我们为他们的成长而深感喜悦。有限的案例,并不能充分展现广大教师在迎难而上时刻的探索和担当,但是,我们希望这批典型案例能够促进教师学习共同体建设氛围,也为教师开展“互联网+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质量监控与评估处 沈海娟

2020430

上一条:在线教学案例分享(李巍巍) 下一条:在线教学案例分享(陆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