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督导员吴弋旻教授推荐:
信息工程学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
葛海江老师《C51语言实践》教学案例
《C51语言实践》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专业基础课,如何让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关键知识点和技能点?3月24日下午我听了葛海江老师的《C51语言实践》课,葛老师的教学项目设计,循序渐进的教学讲解,Keil软件编程+Proteus电路仿真联合教学方法,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积极的师生互动,学习通在线测试等,都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这里分享给大家供借鉴。
一、课程教学设计逻辑清晰,项目设计循序渐进
在课程的教学项目设计中,葛老师采用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设计方式。在本次课程中设计了三个项目:
项目1:延迟1S的LED自动闪灯程序控制(采用两层for循环实现);
项目2:7段共阳极数码管的计数显示程序控制;
项目3:采用延迟函数实现LED自动闪灯程序控制。
1.学习目标明确,学习任务具体

2.项目设计由浅入深,分析讲解循序渐进
葛老师通过电子板书的形式,首先让学生了解单层for循环的执行过程,然后引出两层的for循环。

学生有了上面两层for循环的基础,然后开始进行项目1的设计,让单个LED实现自动闪烁1S的程序控制。这里葛老师为学生设计了详细的项目学习指南,同时课前通过超星学习通或QQ群提前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课前的预习,藉此提升学生在线上课的学习效果。

在项目1:单个LED的闪烁控制的基础上,为了让学生掌握多个LED的显示控制,设计了项目2:7段共阳极数码管的计数显示,为了让学生更好理解数码管显示数字的原理,葛老师设计了7段共阳极数码管显示数字的16进制编码表。

在完成项目1和项目2的基础后,在项目3中引入了新的方法:通过延迟函数来实现 LED 自动闪灯程序的控制。这里项目1和项目2之间是相互联系且递进,项目3是在项目1和项目2的基础上,进一步进行C51的知识和技能的提升。
二、 Keil编程软件与Proteus仿真软件相结合,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葛老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C51编程的兴趣,同时为了更好地呈现程序的编程效果。他采用了Keil软件编程+Proteus电路仿真的联合教学方法,这使得Keil软件编程好的C51程序,可以通过Proteus电路仿真软件将程序的编程设计实时地仿真和呈现出来。

三、丰富的课程教学资源,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超星学习通上葛老师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具体包括本课程的PPT、上机任务的学习指南、上机任务要求、单片机仿真电路、在线视频、作业题和测试题等。学生利用上述资料,在课前可以进行预习,课中进行相应知识和技能点的测试,课后进行作业的完成和相应的复习,尤其是任务学习指南,较好地发挥了助学作用。

四、讨论区师生互动积极,课堂有归属感
在腾讯课堂的讨论区中,葛老师实时地将关键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与学生进行互动,并让学生积极地回复,有效提升在线教学的互动效果。

此外,葛老师通过随机抽取号码器,实时随机地对某个学生进行问题的提问,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五、利用超星学习通进行在线测试,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参与测试率100%,教师对学生的错题进行当场分析,确保学生学习效果。

六、利用QQ群进行在线作业布置,作业结果实时反馈于学生
1.基于QQ群布置在线作业:QQ群在线布置、QQ手机端实时语音批复,完成后腾讯端会将作业结果实时反馈给学生,非常方便学生及时了解作业批改情况。

2.对每个学生的作业问题进行详细的批注并通过QQ群反馈给学生

3. 本次课程结束前,葛老师对本次学习内容进行简单的归纳、总结和作业布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