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督导员陆叶强教授推荐:
汽车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专业
闫亚林老师《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线上教学案例
疫情期间的全程线上教学对于老师来说,无论从教学资源建设到项目设计,还是从课程实施到课程创新都是全新的挑战。3月30日上午1-2节,我听了闫亚林老师的《新能源汽车技术》课,很受启发。闫老师课前做了详细的学情调研分析,教学任务源自企业实际岗位,线上教学充满激情,全程管理到位,教学效果良好,现将她的授课案例分享如下:
一、深入开展学情调研分析,建设课程仿真教学资源
课程前对学生深入开展学情调研分析,结合调研分析确定符合职高生的上课模式。上课采用钉钉直播平台进行课程签到、课程直播、课堂讨论,运用蓝墨云班课进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测试、作业、头脑风暴、选人提问课堂互动,运用学习通作为备用平台实现云班课的相应功能,同时运用问卷星进行测试试题的备用。根据新能源汽车技术课程性质及企业岗位能力需求,选择企业实际案例建设课程仿真教学资源,同时借鉴一些优秀线上教学平台(车识堂、智慧职教等)的视频资源,提高学生的互动积极性,进而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二、对接企业岗位实际,突出真实任务引领
通过深入企业实地调研,以汽车5S店接到电动汽车无法进行慢充充电的真实案例为项目任务,以任务引领的教学方法,实现“项目任务对接企业实际岗位”;采用“三维动画视频”的形式展现实际任务情景,增加任务的真实感,提高课堂的吸引力;通过头脑风暴、互动讨论让学生主动明确任务,并将任务进行分解,突出本次课的重难点知识;结合4S店实际维修思路和生活中手机充电宝案例进行分析讲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最后通过三维动画原理分析和录制的实际排故视频综合展示,使得新能源汽车技术相关系统抽象的工作原理在项目任务中得到具象的呈现,便于学生更直观地掌握任务,同时在课程的项目任务中融入思政和职业素养。教学设计体现“任务引领、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有效教学理念,连麦互动与对话框互动交替,学生积极踊跃,在线课堂气氛活跃。讲解条理清晰,表达简洁流畅,重难点突出,节奏松弛有度,课堂充满吸引力。


三、抓住学生学习特点,课堂交互丰富多彩
两个班级生源均为职高生,具有动手实践能力强的特点,但同时在问题分析、归纳总结、沟通表达及时间管理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需要教师着重引导,因此在课前预习、课中学习、课后复习均设置了知识点小测试,要求同学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培养学生时间管理能力,同时针对测试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将疑难知识点进行重点讲解。通过提问、讨论、面板互动、头脑风暴、选人等多方式,随时检查考核学生的学习状况,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调整教学进程,激发与引导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最后通过思维导图总结本次课的知识点,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


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课程全程有效管控
课前一周发布教学资源,下达学习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习主动性,同时课程要求学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利用电脑进行钉钉直播,同时配合手机云班课app在线测试答题、互动、头脑风暴等活动,确保老师与学生可以实时互动,避免了平台切换导致的信息丢失,双平台更有利用于在线教学对学生的有效管控。课程管理贯穿整堂课,对未签到同学进行及时提醒,并让小组组长负责课前提醒同学按时进行上课,实现出勤率100%;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不定时进行互动讨论及头脑风暴,及时了解学生的在线学习状态,通过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生活热点话题引入知识,学生积极参与互动,头脑风暴参与率100%;对测试未按时完成的同学进行提醒,并表扬测试速度快与成绩高的同学,让学生身临其境,有在教室上课的课堂归属感,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