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 猝不及防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在线课堂成为教学主阵地。面对大部分教师缺乏在线教学经验的状况,亟待在学校层面,对教师和部门各自的探索进行引导和规范,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克服重重困难,坚定履行督导职责,带领督导团队,立规范、树标杆,促分享、造氛围,扎实开展疫情期间在线教学督导工作。
一、 制定基于现实的质量评价方案,确立在线评价工作基调
根据学校《2020年春季学期教学工作实施方案》,质量监控与评估处推出《2020年春季学期在线教学质量评价方案》。当时学生面临教材缺乏、线上资源不足,教师面临教学设计仓促、难以“确保”学生在课外“有效”学习。质量监控与评估处以实事求是的问题意识,制定在线教学评价指标,引导教师加强课堂交互性,增强课堂归属感,提升教学针对性,克服《实施方案》未能考虑师生状况而“鼓励录播+答疑”的倾局限。学生的问卷反馈,说明了评价指标有很强的针对性,领先于众多高校。
针对当时教师普遍的焦虑,在《评价方案》征求全校教师意见之际,通过解读方案,争取教师理解,澄清《实施方案》关于“教学评价”部分缺乏“以导为主”的误区;同时也鼓舞士气,排除不利因素,为开展督导工作创造有利氛围。为了创造宽松氛围,《评价方案》明确本学期督导听课提前通知,从原来的“常态评价”转变为鼓励教师以“最优态”接受听课,促进教学经验分享;增加课程“诊改评价”,引导教师“重在改进”。
二、点面结合,二级督导联动,引导和规范在线课堂教学
从“点”上来说,首先,抓好校级督导团队,组织校督导员集体听评三次共28人次,检验和完善“在线教学课堂质量评价表”的适用性和一致性。其次,动员校级督导员率先互相听评课,发挥引领作用。第三,开展二级督导组推荐听课,通过专业向校督导推荐被评课教师,促进专业内交流学习。第四,对无法推荐的专业,选取校级在线立项课程进行听评课。上半年度校督导员共完成在线教学听评课55人次,覆盖全校各专业,并及时向老师做了反馈。第五,校督导员对优秀的在线课堂进行提炼总结,共撰写了21篇在线教学案例,并在校官微和部门网站上发布。在线教学案例富有指导性和操作性,诠释了课堂评价指标,发挥了引导作用,也为“互联网+教学”改革提供了借鉴。
从“面”上来说,要求各二级学院督导组针对在线课程教学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内容包括教学基本资料(课程整体设计、单元设计、授课PPT、在线试题、课后作业)、学习资源建设和课堂互动情况。通过以点带面,全面引导和规范在线课堂教学。
三、 开展基于有效教学的学情调查,帮助教师获得教学反馈
以有效教学原则为指引,以关心学生、帮助教师获取反馈为目的,设计了指向学生端的“学评教”调查问卷。4月中旬开展了学生问卷调查,发放问卷53258份,收回40428份,答卷率75.91%。根据调查数据,编撰了《在线教学学生调查问卷数据报告》,分析了调查数据,汇总并总结了部分学生意见,对今后线上线下教学具有参考意义。随着数据积累,其相关性分析将为学校决策和教学管理提供支持。
四、开展在线教学教师问卷调查,加强教学交流和督导互动
4月30日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发放了教师调查问卷328份,收回229份,教师参与率为69.82%。问卷涉及教师平台选择、教学体会、教学收获、困难与期望以及对质量监控与评估处工作的意见与建议等。根据调查数据,编撰了《在线教学教师调查问卷数据报告》,并对部分教师的意见进行了答复,进一步宣传“公正、信任、分享、反思”的督导理念。
众志成城,共克难关,不断探索,勇于实践,我校在线教学组织与运行渐入佳境,教师在线教学能力大幅提升,学生在线学习自律性明显好转,教师和学生构成了学习共同体,使得在线教学效果得到稳步提升,并推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助力学校高质量应用型人才培养工作。